11月4日,首届中国社会风险治理高层论坛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举办。本次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主办,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协办,并得到北京智慧星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支持。来自中央维稳办、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新疆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中共北京市委政法委员会、天津市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政协、江苏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促进会、中国信息安全测试中心等单位共2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论坛。
论坛正式开始前,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会见了出席论坛的有关嘉宾和中央维稳办的有关负责同志,并就进一步加强清华大学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的工作和深入开展社会风险治理研究、更好地为新时代社会建设服务相互交换意见。
图为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会见出席论坛的嘉宾和中央维稳办的有关负责同志。
本次论坛主要分为开幕式、主旨发言、平行论坛、闭幕式等环节,共包括5个主旨发言和4个平行分论坛。
开幕式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主持。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中国友谊促进会理事长陈智敏,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副会长、国务院参事王石奇和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闪淳昌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邓卫首先代表学校欢迎与会人员的到来,之后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今天社会的主要矛盾论断出发,指出了社会风险治理研究的重要性,进而说明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所担负的时代使命,最后期盼学院师生借助本次论坛平台多向各方专家学者学习。
陈智敏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认为风险评估需充分考虑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转化性和事物的相互联动性,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宗教等问题和国际、国内问题,进行联动分析,进一步指出联动分析的关键在于大数据分析技术,最后表示中国友谊促进会非常愿意和清华大学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可持续的合作关系。
王石奇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而目前城乡社区存在着诸多矛盾,一旦积累激化失控就可能酿成群体性突发事件,进而强调防范社会风险一定要盯紧城乡社区。最后,王石奇呼吁专家学者要对社区治理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对基层社会风险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向基层社区干部提供智力支持,以提升社区预防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水平。
闪淳昌指出社会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当前的公共安全风险的复杂性在增大、社会风险的防控和治理难度在加大,强调从事社会安全研究的学者应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居安思危、知危图安、积极创新、继续前进。
图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主持开幕式。
图为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致辞。
图为中国友谊促进会理事长陈智敏致辞。
图为中国社区发展协会副会长、国务院参事、国家信访局原副局长王石奇致辞。
图为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闪淳昌致辞
之后,邓卫、陈智敏、王石奇、闪淳昌、薛澜、夏诚华、彭宗超等为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的专委会代表颁发聘书。
随后上午的主旨发言环节由清华大学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夏诚华主持。中央维稳办调研室主任孔祥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单光鼐,清华大学公共管
理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彭宗超,分别作主旨发言。
图为清华大学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夏诚华主持主旨发言环节。
孔祥涛以《加强规范性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为题,主要分享了浙江省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社会风险化解和防控的经验方法。通过多次的调研,孔祥涛总结了浙江省垃圾焚烧项目实现稳定与发展并举、民生与民安双赢路子的三方面经验:第一,项目的推进要讲科学、重民意、有定力;第二,群众工作,党委政府要起主导作用,要引导消除老百姓的顾虑;第三,风险评估要找短板、重程序、讲时效。孔祥涛总结指出,社会风险治理首先要有定力,坚定不移;其次一定要尊重民意,发展群众利益;再次,党政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包括学术界要倾力合作,形成分析风险、化解风险的强大合力;最后,设立底线,要依法处置。
图为中央维稳办调研室主任孔祥涛作主旨发言。
曾光以《中国公共卫生与社会风险治理》为题,介绍了公共卫生自身风险及其衍生社会安全风险的治理经验。曾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公共卫生的综合风险包括健康风险、心理风险、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四大类,进而主要以我国成功控制sars防控经验和“阴性艾滋病”谣言风险应对为例,总结提炼了我国应对此类公共卫生风险的主要举措及其治理经验,既要有一定之规、又不能墨守成规,需要训练有素的专业尖兵部队,需要政府切实履行职责,同时也需要提高民众素养以便实现更好的社会参与。
图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作主旨发言。
单光鼐作题为《社会风险治理中的“评估”与“治理”》的主旨演讲,主要探讨群体性事件的风险评估与治理问题。首先,单研究员指出由于政治机会结构发生变化,近三十年来群体性事件总体风险态势逐渐向好,但是也出现有关风险的区域转移和形式变化等新问题,因此仍需要居安思危、找到“真实的民意”,并以广东清远民众抗议抵制垃圾焚烧发电厂事件和特朗普总统竞选等为例说明了民意调查的重要性及其方法的局限性,也专门介绍了国际上“随机抽样选择公民参与协商民主”的有关经验,最后指出近几年我国提倡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秩序优先等举措对于群体聚集事件的风险治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单光鼐作主旨发言。
最后,彭宗超以《居安思危与中国社会心态风险分析》为题,介绍了居安思危的传统文化思想在社会心态风险分析的根源作用。彭宗超首先介绍了“居安思危”和“人心向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被提到,并指出了我们今天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中的最大风险莫过于民心风险。继而介绍了以“环境-心态-行为-治理”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心态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框架,并分析了基于该框架而获得的多个社会心态调查数据,最后提炼了主要研究发现和政策启示。主要发现在于,从长期趋势看社会心态风险在下降但也有波动、环境风险感知中最高的风险是民生环境风险以及特定地区、地方、部门的社会心态风险有同质性也有差异性等;主要政策启示在于,要建立经常化的多元社会心态调查与风险评估机制、要重视社会信任和积极心理建设、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以降低系统性社会风险,关键是要大力提升廉洁公平透明政府治理水平等。
图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彭宗超作主旨发言。
下午的4个平行分论坛分别围绕“重大决策与社会风险评估”“京津冀与雄安新区风险评估与治理”“边疆安全与一带一路风险评估”“网络安全与舆情风险治理”4个主题展开系统深入研讨交流。江苏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促进会会长顾林岗,北京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首都综治办主任闫满成,清华大学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峰、吕孝礼等4位专家学者分别主持平行分论坛。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刘霞和南京大学副教授陶鹏,中国政法大学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詹承豫和天津市政府应急办副处长刘春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城市治理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敏和西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干部屈鸿罡,天津大学教授王文俊等,担任分论坛评论人。在分论坛上,共有20位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实务部门的负责人做了报告,并与评论专家及参会人员展开热烈、深入的讨论。
图为四个分论坛的汇报情况。
闭幕式由彭宗超主持,分论坛主持人和代表汇报了各分论坛取得的主要研讨交流成果。彭宗超用三个“精”字即精心、精准和精彩,概括了4位分论坛汇报人出色的分享工作,并进一步强调社会风险治理是新时代的重大需要,需要学术界和实务界同行的共同努力来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风险治理的前沿理论与实践问题。“首届中国社会风险治理高层论坛”圆满落幕。
会议期间,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管委会与专委会还召开了年度联席会议。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薛澜主持了会议,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夏诚华、彭宗超汇报中心的基本情况、主要研究与成果以及未来的展望,参与专家对中心的近期工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就未来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图为与会人员合影。
供稿:清华大学中国风险评估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