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简介
俞晗之,2005年进入清华学习,先后获得艺术史论学士学位(2009)、经济学第二学士学位(2010),在公共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17)。2018年入选浙江大学“百人计划”,同年全职任教于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并担任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cigi)非常驻高级研究员(兼职),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中心(cideg)兼职研究员。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全球治理研究的公共管理青年学者之一,长期致力于新兴技术治理与全球治理议题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global governance》、《世界经济与政治》、《sustainable development》等重要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多项研究成果。博士论文《全球治理机制复合体的演变:以人类基因信息议题为例》曾荣获2017年度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相关著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成长:走上全球治理的学术之路
2009年,俞晗之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主修艺术史。本科期间时,除了喜欢艺术、博物馆、拍卖等等与艺术文化管理比较相关的内容,俞晗之在修经济学第二学位的时候,逐渐开始对经济和管理方面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大三到香港进行交换时,俞晗之感受到了香港和大陆在艺术管理和艺术创作、风格方面的差异,回校之后也做了一些研究来探究出现这种差异背后的原因。于是,研究兴趣就从微观的艺术设计管理,转向了更加宏观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等等,产生了对公共管理的兴趣。因此,在攻读研究生时,俞晗之选择了与自己研究兴趣更加契合的公共管理学院,师从薛澜教授,研究方向是全球治理。
“我一开始感兴趣的话题和文化、国际事务比较相关。”俞晗之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历程:研二去巴黎政治学院交换期间,主要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的政策过程;而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实习的过程中,逐渐明晰了自己的学术志趣——自己对从专家学者的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提出洞见更感兴趣,因此决定继续读博,研究议题也从文化转向了全球治理研究。“读博期间,我一直从事新兴技术的全球治理研究,这既是学院努力推动和支持,也是我个人认为非常有必要、且国内鲜有研究涉及的研究方向。”博士毕业之后,俞晗之赴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开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
2018年,在考虑回国工作时,俞晗之成功入选浙江大学的百人计划研究员,成为一名青年教师。“2016年开始浙大有了百人计划研究员,也就是我现在的工作。浙大给的软硬件资源比较充足,不论是科研还是生活,各方面都能得到一定的支持,对于年轻教师来说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俞晗之表示自己的研究工作能够得到支持和认可,“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设立了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的二级学科,这在国内其它高校也是比较少见的。作为新兴学科,得到了学校和学院的重视,也易于开拓新的方向。”
从艺术史学和经济学双学位到公共管理学院的博士,从研究全球治理的博士研究生到成为一名青年教师,在全球治理和新兴技术治理的研究之路上,俞晗之也曾面临许多困惑和挫折。在自己最黑暗的时刻,正是她的导师薛澜教授,“能在黑暗中托你一把”,给与俞晗之支持和力量。
感恩:“能在黑暗中托你一把的老师”
回忆起自己的导师,俞晗之非常感恩自己的导师薛澜教授:“薛老师是能够在你最黑暗的时候托你一把的人。”
读博过程中总有挫折和沮丧的时刻。令俞晗之记忆最深的一次,是自己在组会汇报时反馈不是很好,但是薛老师却给予了肯定:“你要坚持全球治理不动摇。”——在当时,俞晗之选择的全球治理方向还是相对冷门的议题,尽管面临着能否被其他人认可的压力,导师的这句话却成为了支持自己探索的重要力量。“在最困难的时候,导师很理解你,支持你,给予你非常宝贵的建议。”
回首自己的研究生生涯,俞晗之认为自己非常幸运能够得到导师的引导,收获这段宝贵的时光:“按照导师所建议的,好好上课、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puzzle, 然后去研究它——在纯粹的氛围中,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议题。”“这段纯粹的时间非常宝贵。因为完全可以基于自己的热爱和兴趣,做自己想做的研究”。尤其是在工作之后,通常会有自己研究以外的各类事情需要处理,“回过头来,觉得这段时光太宝贵了”。
学术研究需要时间去探索和积淀,读博的历程往往伴随着艰辛和挑战。“正是经历过这样的阶段,自己‘坐冷板凳’过之后,后面再遇到困难也会觉得没有那么的困难了,而这也是薛老师教给我们的重要的人生价值。”
“薛老师非常支持学生自己的想法。当我会面临一些想法的抉择时,薛老师很乐意给予我帮助和建议,分析做什么选择可能更有优势。”从攻读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以及自己现在的工作,俞晗之表示“现在工作的某些方面我还是会向薛老师继续请教。每个阶段,导师给与的意见都有所不同,但是都在关键时刻给与自己帮助。”
导师的言传身教,也激励着俞晗之成为以导师为榜样的教师。“我在带学生的时候,会觉得耐下心来等学生成长其实是非常难得的。比给与建议更难的是,耐下心来,倾听学生的想法,在试错时不否定他们,宽容,耐心,见证他们的成长。学生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需要你的时候,需要有洞见性的去帮助他们。”“青椒”的修炼之路并不容易,这也让俞晗之更加敬佩自己的导师:“我在学生时代自然而然能够得到老师的宽容,帮助和引导。但是在自己当老师之后觉得做到这点非常难,这其实需要很多年的修养。”
再回首:在清华园收获的珍藏
回忆起在清华的点点滴滴,学院里互帮互助的“朋友圈”令俞晗之印象深刻。“师门的沟通也非常重要。有时候我会先把文章给师兄师姐们‘拍拍砖’。”在多次承担的助教工作中,俞晗之也有机会与来自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们更多的交流,“现在我和他们也一直保持着联系,有些研究问题还会和他们讨论。” “如果在读一次博士,我会更加积极的向更多的老师请教交流。”
面对工作和生活中形形色色复杂的情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给予了俞晗之启发和支持,“尽管这种经历很难表达,但是我真的会拿这句校训来激励自己。这也是真真切切能够感受到的。”俞晗之有一本工作笔记,记录着“大到人生哲学,小到做事的技巧”,而“当我每次遇到很多事情,不知道怎么处理的时候,这几个字(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会帮你解决很多问题,成为帮助我在应对工作生活中很多事情的时候,很受用的原则。”
“当我们走出了学校,甚至走出了学校的圈子,每当校友们相聚,就会感受到这种精神是潜移默化的——你我都是清华人,只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懂得的默契。我们有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不论在什么情境下,我们同样都会去追寻。”在观看《无问西东》影片时,俞晗之和同为清华校友的家人深深为清华精神所感染。
清华和杭州的联系与合作日益密切,俞晗之常有机会接待来自清华的师生,并和清华浙江校友会保持联系。校友会中年逾花甲的校友们也给予了俞晗之很大的激励,“老校友们积极乐观,一直在学习,一直热心的帮助年轻的校友们。”清华精神更是一种传承:“希望我们老了以后,也能够像他们一样!”
铭记着清华精神,以优秀的师门为榜样,俞晗之在全球治理的研究之路坚定的前行着,成为学生们的引路人,给与更多人帮助和支持。传承导师的智慧和品质,也正是对恩师和师门最美好的感恩。